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胃病到胃癌仅5步!这项血液检测能提前“踩刹车”

文慧    2025-04-07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14893

  一、 胃癌现状 隐匿的“健康杀手”

  胃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因,东亚地区尤为高发,中日韩三国占全球病例的65%以上。中国每年新增患者约40万,且多数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约70%)。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如上腹隐痛、消化不良),早期筛查成为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胃癌发展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 → 慢性浅表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 肠上皮化生 → 异型增生 → 胃癌,其中,萎缩性胃炎是重要的癌前病变,需重点关注。

  二、胃蛋白酶原(PG) 胃癌风险的“预警信号”

  1. 什么是PG?

  PG是胃部分泌的消化酶前体,少量(约1%)稳定进入血液,分为两种亚型:

  PGⅠ:由胃底腺分泌,反映胃酸分泌功能。胃黏膜萎缩时,PGⅠ降低。

  PGⅡ:由胃底腺、胃窦幽门腺等多处分泌,与胃黏膜炎症或损伤相关。

  PGR(PGⅠ/PGⅡ比值):萎缩性胃炎患者中,PGⅠ下降、PGⅡ上升,导致PGR降低,成为筛查的重要指标。

  2. PG检测的意义

  无创筛查:通过抽血检测PG水平,评估胃黏膜健康状况,被称为“血清学活检”。

  锁定高危人群:联合PGⅠ、PGⅡ及PGR,可识别萎缩性胃炎患者,指导进一步胃镜检查。

  三、检测结果解读与应对建议

  

  四、哪些人需要做PG检测?

  胃癌高危人群:胃癌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

  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吸烟酗酒、爱吃腌制熏烤食物、蔬果摄入不足。

  有报警症状者:持续上腹痛、消瘦、黑便、贫血、吞咽困难等。

  五、重要提示

  PG检测≠胃癌诊断:其核心是筛查胃黏膜萎缩及炎症,锁定需胃镜确诊的高危人群。

  胃镜不可替代:PG异常者需结合胃镜和病理检查,才能明确病变性质。

  早筛早治: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PG,及时干预可阻断癌变进程。

  行动起来:若属于高危人群或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PG检测,早一步发现风险,多一份健康保障!

  来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