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中医肝胆脾胃门诊开诊啦!功能性胃肠病怎么办?中医肝胆脾胃门诊有妙招

河南健康网 2024-11-0751234

  在门诊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他们稍有生活或饮食不慎,就会感到腹痛、腹胀、烧心、嗳气,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还有些患者出现口臭、大便不畅或不明原因的便秘,但经过详细检查并未发现显著异常,这种情况可能是功能性胃肠病的表现。

  一、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呢?

  功能性胃肠病,是生理、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疾病,以慢性、持续性或复发性的胃肠道症候群为主要表现,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早饱、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而缺乏可解释的临床病理解剖学或生物化学异常结果,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甚至部分患者伴有焦虑、失眠、健忘、神经过敏、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临床上,功能性胃肠病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多见。

  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多数与胃肠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心理障碍、胃肠道激素等多种因素和多种机制的相互作用有关。常见原因有: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如三餐不定时、饮食不节制、饥饱不均、不注意饮食卫生等容易损伤胃肠;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胃肠属于情绪性器官,不良情绪易引发肠道不适;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胃肠道病毒感染及胃肠型感冒等也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三、功能性胃肠病需要怎么治疗

  1.注意饮食:一日三餐规律进食,尽量少食多餐,避免一次大量进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油腻、辛辣、生冷、腌腊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胃肠不适。注意观察可诱发症状的食物,避免再次食用;避免大量饮酒、咖啡因、高脂饮食、某些具有“产气”作用的蔬菜、豆类、精加工面粉等;便秘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增加液体和食物纤维的摄入,推荐每日至少饮水1.5-2L,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g。同时保持心情舒畅,放松身心,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主动调节情绪,消除思想顾虑,避免胃肠功能紊乱的病情随情绪的波动发生。

  2.对症治疗,减轻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餐后饱胀症状为主者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以上腹灼热感、上腹部疼痛症状为主者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以餐后不易饥饿、食欲差症状为主时应用助消化药物如健胃消食片、阿嗪米特肠溶片;对于诊治疗效欠佳、伴随精神症状者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等。

  3.中医药调节:临床上根据具体症状,该病多属于“痞满”、“腹胀”、“呃逆”、“泄泻”、“便秘”等病的范畴,中医对于脾胃病的调理具有显著优势。外感内伤、饮食积滞、情志不畅以及禀赋不足等各种原因导致的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功能失司是主要病机;其病位在胃肠,病本在脾,与心肝相关。情志因素易使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根据个体表现不同,结合舌脉,进行辨证论治,应用中医药治疗疗效确切。

  此外应用中医外治法对症状改善

  体质调节具有良好效果

  1.脐灸:通过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具有绿色自然、简单易行、效果突出等诸多优点。脐灸可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的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2.艾灸:功能性胃肠病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相关。艾灸通过刺激穴位,激发脏腑经气,用于调理不适症状。取穴时,以中脘穴、足三里为主穴。《针灸资生经》载:“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胃之募穴,有补益中气、和胃健脾的作用。足三里为胃经合穴,灸之有助于消化系统功能旺盛。中脘穴、足三里配合神阙穴、天枢穴,能进一步加强脾胃脏腑的气血流通,改善肠胃紊乱所引起的不适症状。

  3.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两手掌相叠,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在中、下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摩腹约5分钟,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用力宜先轻后重,然后扩大范围摩全腹部约2分钟。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帮助消化、改善便秘。还可以进行推、敲、擦背部,可由家人帮忙,用手掌根沿着脊柱两旁上下推擦,以皮肤稍微发烫、发红为度,可提高脾胃功能,改善胃肠功能紊乱。平时亦可通过自我按压足三里,内关,中脘,上巨虚,下巨虚等穴位调中健脾,理气和血,升清降浊,调理胃肠功能。

  郑州九院消化科新开设的肝胆脾胃中医门诊在传承中医经典的基础上,注重调理机体平衡改善胃肠功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中医治疗体验,我们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您重获健康的胃肠道。

来源: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编辑:张凡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