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最怕的“静悄悄流产”,怎样预防?
“明明没有腹痛,宝宝却突然要离开...” 这种无声的流产背后,常隐藏着宫颈机能不全的威胁。
32岁的李女士曾经两次在怀孕5个多月时流产,奇怪的是,她没有任何腹痛的感觉,每次都是彩超中发现宫口已经扩张。第三次怀孕时,医生在妊娠14周为她做了预防性宫颈环扎,最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足月分娩。宫颈机能不全作为导致孕中期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80%患者可提前识别并干预。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宫颈门关不紧”的疾病。
妇幼健康科普
Part 1什么是宫颈机能不全?疾病本质
● 宫颈在无宫缩情况下提前变短/扩张,无法承托胎儿
● 高发孕周:16-24周(占妊娠期发生率0.1%-2%)
三类高危人群
● 既往孕中期流产史(尤其破水前无腹痛)
● 宫颈手术史
● 先天性宫颈发育异常
Part 2揪出"沉默杀手"的线索超声预警信号
● 宫颈长度≤25mm(经阴道测量最准)
● 宫颈内口呈"漏斗状"开放
指诊诊断标准
● 非孕期:8号扩宫棒无阻力通过宫颈管
● 孕期:无痛性宫口开大≥2cm
Part 3干预方案宫颈环扎术
● 时机选择:
预防性:12-14周(适合有明确病史者)
紧急型:发现宫颈扩张后立即实施(≤24周)
● 手术成功率:预防性环扎达85%-90%
保守治疗
● 孕酮阴道制剂(降低30%早产风险)
● 宫颈托辅助(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Part 45大误区
宫颈短一定要手术吗?
单次测量25-30mm需动态监测,小于25mm建议干预
环扎术后能顺产吗?
37周拆除缝线后不影响自然分娩
需要绝对卧床吗?
避免剧烈运动即可,长期卧床反增加血栓风险
下次怀孕如何预防?
孕前宫颈机能评估(黄体期超声测量宫颈管宽度)
环扎失败怎么办?
可考虑经腹宫颈环扎(适合宫颈极短或解剖异常者)
宫颈机能不全不是生育的“死刑判决”。高危人群建议从16周起每2周测量宫颈长度,避免咳嗽、便秘、提重物等腹压增加活动,通过规范的孕前评估、及时的超声监测和个体化治疗,70%以上患者能成功妊娠至足月。
记住,科学管理比盲目保胎更重要,专业诊治比网络偏方更可靠。
来源: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