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胃炎胃痛怎么办?这种方法效果好!

张东艳    2024-12-1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病科15045 【查看证书】

  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急性胃炎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和急性化脓性胃炎;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本病相当于祖国医学“胃痛”范畴,认为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者皆可引起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而导致本病。

  胃为六腑之中心,以通降为顺。治疗时,患者仰卧位,取腹部脐上4寸中脘穴,双侧小腿足三里穴,双侧腕横纹上两寸内关穴,用指揉法每个穴位按揉10分钟。按揉的同时,将六段长约2cm的艾条一端点燃后,均匀置于家用便捷灸箱中,将灸箱放于腹部,以中脘穴为中心对腹部进行艾灸,约40~50分钟。

  操作时,按揉穴位的力度由小到大,以可以耐受为度,急性胃炎每日1~2次,慢性胃炎每日或隔日1次。用艾灸箱置于患者腹部,加大了艾灸的部位,有着面积大、渗透力强、持续时间长等优点,艾灸借助相应的穴位可以外逐邪气内调气血,补阴和阳,调节升降。

  腹部多灸,灸之要“大熟”的理论,“腹藏之内,为性贪于五味,无厌成疾,风寒结痼,水谷不消,宜当熟之。”“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 艾灸通过局部的温热刺激,可使皮肤局部温度的升高,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各种病理产物得到吸收,有改善局部症状的功效,当刺激特定的反应点时,通过经络沟通上下内外联络形体官窍的作用,产生整体的调节作用,治疗全身的疾病。胃炎,多有胃痛不适的表现,多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所致。《类经图翼》云:“凡脾冷不可忍,心下胀满,饮食不进不化,气结雷鸣疼痛者,皆宜灸之。” 针刺的同时进行艾灸,可使热力通过针身透达经络,热感沿针扩散至整个腹部,气至病所,以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编辑:张凡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