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黄芪是个宝,你真的会用吗?
说起黄芪,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一味补气良药,其一般指的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关于黄芪名字的由来,有这样的记载:入药的根部切片以后是黄白色的,黄就是根的颜色,它的表皮,或者切片以后的断面,都有淡淡的黄色,因此根据颜色来命名;其次“芪”字本身,在古代本草里面,是老字下面一个日字,名曰“耆”,有年长的意思,比如说一群老年人当中年龄最大的,可以称之为“耆年之人”,就是最长者,这也说明在秦汉时期,当时对于黄芪在补气药当中,可能作用是最好的,甚至有可能在人参之上,所以名曰“黄耆”,后来便于书写,才叫黄芪。
黄芪禀天之阳气、地之冲气以生,味甘微温而无毒,气厚于味,可升可降,其主要功效在脾肺两经,故《神农本草经》称之为草部上品;李时珍称它为“补药之长”,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有补中益气、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的功效,能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是个宝,贵在用的巧。黄芪作为补脾肺之气的要药,只有搭配的好,才能让它更好的发挥作用!
1、黄芪配麦冬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适用于:气短、乏力,自汗、口渴、久咳气虚、舌红、少苔的人群
2、黄芪配甘草
功效:平补气血、甘温除热
适用于:气虚、脏腑功能渐衰的群体,偏于中老年人。
3、黄芪配枸杞
功效:益气温阳 养肝明目
适用于:长期熬夜、用眼过多、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4、黄芪配人参
功效:甘温补气
适用于:气虚、神疲乏力、自汗多、讲话多的人群。
5、黄芪配白术
功效:补气健脾
适用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黄肌瘦、久泻的人群。
6、黄芪配升麻
功效:补中益气,升举清阳
适用于:宗气下陷及中焦气虚下陷导致的崩漏、子宫脱垂、胃下垂、胸闷懒言等人群。
7、黄芪配当归
功效:益气养血
适用于:劳倦内伤,气血不足,月经量少,手脚冰冷,面色黄白,贫血的人群。
然黄芪虽好,也并非人人都适合,如若用不好,便适得其反!
《神农本草经疏》载:黄芪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闷,胃肠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甚,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者,禁用。
因此以下几种人群应慎用:
1.平时舌红、苔黄腻,湿热体质者慎用。
2.平时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腰酸腿软的阴虚火旺者慎用。
3.高血压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用之,因为重用黄芪可降压,轻用黄芪可升压。
4. 生理期内热重心烦易怒的女性朋友,应慎用黄芪。
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医生手记】韩志新:我与中国临床成果数据库的“喜结良缘”
在中华病案说组建安阳市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随时上传临床一些病历资料数据,分享全团队人员考虑决定的下一步方案,与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结缘”越来越深啦!随着时代的发展,烧伤患者的数量及质量明显下降,但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患者逐年增多,是否可以在此耕耘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实现“战时治烧伤,平时治创面”呢?这是烧伤专业与整形专业二者的结合,与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一起越走越宽,实现科研小白与临床小白双重身份的“技术”转换。
- 下一篇
河南安阳:学生体验中医(药)文化学习,感受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
5月17日,安阳市殷都区洪河屯乡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中医药坊,该乡一中七年级的学生正在用药碾子炮制中药材,学习传统医学文化,感受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