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不可不知的几种运动误区!
运动能够降低体重、减少肥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还能改善心理状态。
但如果运动不合理,踩中以下误区,有可能会对血糖控制造成不利影响。那么常见的运动误区有哪些呢?快来看一下吧!
1、空腹运动效果好
有些糖友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空腹血糖高,是不是早上空腹运动能让我血糖下降得快一些?空腹运动会消耗脂肪,这样运动是不是就有助于我减肥呢?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空腹运动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心慌、乏力、多汗,以及强烈的饥饿感。长期低血糖有可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记忆力减退、运动能力下降、反应迟钝等。
2、运动强度越大控糖作用越好
有些糖友认为运动强度越大,控糖效果越好,越有助于减重,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
强度过大会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胺等对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对糖尿病的控制十分不利。剧烈运动还容易导致肌肉损伤。
3、运动时间越长减脂效果越好
有些糖友认为运动时间越长,消耗的热量越多,减脂效果越好。
但其实运动效果的好坏,不仅要看时间,更要看强度,时间长也不等于强度高。过度运动容易出现肌肉拉伤、肌肉劳损、关节损伤等问题。
4、降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与运动叠加 更有助于控制血糖
部分糖友认为在降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进行运动,能够快速地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这种做法有害无利,容易导致低血糖,造成运动损伤。
5、拉伸没有任何作用
有些糖友认为拉伸不是正式运动,没有效果。
拉伸能够提高肌肉血供和柔韧性,避免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损伤。运动后不进行拉伸,立即坐下休息,储存在下肢骨骼肌的血液,不能通过肌肉收缩回流至心脏,有可能会造成血压降低、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等症状。
6、运动后大量出汗或肌肉酸痛才达到运动效果
很多糖友追求运动时出一身汗或者运动后肌肉酸痛,认为出汗越多、肌肉出现酸痛才能得到充分运动,但其实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
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丧失,从而导致抽筋、电解质紊乱等。运动中应及时补充水分。
运动效果与身体酸痛程度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运动后身体的酸痛感明显,不一定意味着运动效果好,也可能是动作不当或者过度运动造成的。
7、集中时间运动效果棒
有些糖友平常要上班,没时间运动,将运动集中在休息日,把一周的运动量都在休息日补齐,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研究表明运动间歇超过3天,已经获得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运动效果及积累作用就会减少。间歇时间过长,每次运动就相当于重新开始,很难保证运动效果,也不利于对血糖的控制。
来源:开封市中医院糖尿病科
编辑:任卫英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安阳市康复医学会成立
为促进安阳市康复医学学科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安阳地区康复医学事业发展,提高安阳市康复治疗技术水平,7月17日,安阳市康复医学会成立大会暨安阳市康复医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市、县等各家医院的专家教授及技术骨干到场参会。
- 下一篇
【医生手记】韩志新:我与中国临床成果数据库的“喜结良缘”
在中华病案说组建安阳市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随时上传临床一些病历资料数据,分享全团队人员考虑决定的下一步方案,与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结缘”越来越深啦!随着时代的发展,烧伤患者的数量及质量明显下降,但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患者逐年增多,是否可以在此耕耘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实现“战时治烧伤,平时治创面”呢?这是烧伤专业与整形专业二者的结合,与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一起越走越宽,实现科研小白与临床小白双重身份的“技术”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