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危不惧,专家“巧”用新药让她重获新生
脖子、腋窝、腹股沟,长出“馒头大”肿块,乳房溃烂流脓,这个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让她十几年来痛苦不堪,经历各种方案的化疗,复发、进展、严重感染,当生命进入倒计时,她将何去何从?
-
感谢信|请收下我的肺腑之言
近期,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到了一份感谢信,言语诚恳质朴,实为肺腑之言。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举办2022年全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试点项目培训班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试点扩面工作, 4月22日,2022年全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试点项目培训班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处副处长王春晖、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省妇女儿童医院)院长王新军、副院长任琛琛出席培训班。培训班由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任琛琛和小儿心脏中心主任范顺阳主持。培训采取线上直播线下集中学习的形式进行,来自全省13个省辖市的28个县(区)的卫生健康委妇幼科科长、各级妇幼保健院项目负责人、各医疗机构专家以及省级技术指导小组专家成员等在各地参加线上学习,线上参会人数达1300余人次。
-
奏响青春乐章 传承劳模风范 | 河南省肿瘤医院隆重召开2021年度工会、团委表彰大会
4月26日下午,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凝聚全院职工力量,河南省肿瘤医院隆重举行工会、团委2021年度表彰大会,在郑院领导和2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大会。
-
手术后仍然被痛苦反复折磨?原来它才是最大的“祸根”!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骨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大腿近侧,可放射至膝部。
-
黄河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81岁高龄呼吸衰竭患者
近日,黄河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使用俯卧位通气技术,成功救治一例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
为什么她的心脏血管两年堵至99%
为什么冠脉病变会如此快速进展
-
郑州大学五附院再次获批“中国卒中急救地图郑州市溶栓、取栓定点医院”
2022年4月23日,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郑州市脑卒中地图管理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再次共同发布“郑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 3.0官方版,本次共“入图”32家医院,郑州市二七区共有“入图”医院3家,包含溶栓、取栓定点医院2家及溶栓定点医院1家,郑州大学五附院再次获批“中国卒中急救地图郑州市溶栓、取栓定点医院”。
-
郑州九院喜获“郑州市卒中急救地图”授牌
4月23日上午,“郑州市卒中急救地图3.0版”发布仪式顺利举行。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成为首批入选的急救溶栓定点医院,喜获授牌。
-
不开刀也能治疗子宫肌瘤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引进新技术造福女性患者
“医生,麻烦您替我想想办法,我和老公准备下个月备孕,实在不想做手术……”近日,来自新乡的24岁姑娘小刘焦急地向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妇二科主任杨立求助。
-
中国抗癌协会高度肯定河南省肿瘤医院承办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所做的贡献
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收到中国抗癌协会发来的感谢状,对河南省肿瘤医院在“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2021CCO)”中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
援沪故事:方舱医院里的“特殊团聚”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出征支援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故事,以下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冬晓、神经内科秦伟伟的讲述
-
战疫一线的“特殊生日”:愿早日战胜疫情,大家平安回家!
“心愿就是早日战胜疫情,大家平安回家!”4月24日,开封市中医院支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应急医疗队队员雷芳芳迎来了33岁生日。在同事们的祝福声中,她许下抗疫前线的生日愿望。
-
守护生命在危机中春暖花开,爱与责任在医患间徐徐吹来
四月,春暖花开,徐徐的微风中伴着淡淡的花香,一位70多岁老者和家属怀里抱着金灿灿的牌匾和一盆象征“高洁、贤德、美好”的兰花,向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九楼护士站徐徐走来。
-
上海方舱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
2022年4月23日下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援沪医疗队管理的浦东张江方舱医院6号楼三病区,传来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加油声。原来,病区内正在进行一场 “妙趣横生、别开生面”的比赛!
-
郑州九院核酸采样医疗队人赴金水区、惠济区支援全民核酸采样
为彻底排查潜在人群感染者,坚决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切实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月23日上午,郑州市开展对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等区域内所有居民(包括本地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临时流动人口、外籍人口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于上午7:00开始,将于15:00完成采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