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样的感谢背后,是无数感动!她想提醒大家:这个部位的健康别忽略
“一年前体检就发现了,但自己也没啥感觉,我就没在意那么多!” 38岁的陈女士(化名)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一年前的体检中,发现了自己有甲状腺结节。因为没啥感觉,也不影响生活,自己就没在意太多。 直到最近结节突然变大,才到医院就诊,“医生,你看我这明显就鼓起来了,明明之前没啥感觉。”在郑州人民医院普通外二科(甲状腺)诊室中,陈女士这样问。 在进一步检查后发现,陈女士左侧的结节达到了3cm。
-
豫医传播周观察(第96期)
豫医传播周观察从国策览要、豫医动态、医院发展、学术技术、科普精选等方面,为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卫生健康信息,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助力健康河南建设。
-
警惕!每40个孩子就有1个……
每40个孩子中就有1个会出现以下种种情况——耸肩、犟鼻子、挤眉弄眼、嗓子总发出“吭坑”声、不自觉抽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实则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它就是儿童抽动障碍一个十分容易被误诊、被误解的疾病。 目前,中国有近600万抽动障碍症患儿需要被科学、理性对待。
-
郑州九院为患者皮下植入一枚“清醒卫士”:长效“戒酒芯片”助力摆脱酒依赖
10月28日,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了一项创新的临床实践——心理医院二病区(戒酒中心)与普外科携手,成功为一名深受酒精依赖困扰的患者植入了“盐酸纳曲酮植入剂”。
-
首例!19岁“超龄”癫痫患者在河南儿童医院重获新生
近日,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北京抗癫痫协会会长、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常态化赶赴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为19岁难治性癫痫患者欣欣(化名)成功实施病灶切除手术。术后欣欣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困扰她长达八年的病痛阴霾终于散去。
-
孩子说话不清,长大真能自然好吗?
部分孩子的发音问题可能是一种名为构音障碍的言语问题,需要得到及时重视与科学干预。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025年度医学科技项目立项喜获佳绩
近日,河南省卫健委正式下达2025年度医学科技计划立项通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共获批项目41项,获立项经费298万元。
-
42岁男子竟因脂肪肝去世?!医生:罕见,但这种情况仍值得警惕!
相信大家对脂肪肝并不陌生,体检检查出脂肪肝后,大家往往并不忧虑,因为脂肪肝短期内并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是42岁的周先生(化名)却因为脂肪肝诱发了严重后果,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
郑大一附院多项研究成果入选2025ESMO年会,多肿瘤领域突破获国际权威认可
2025年10月17日至21日,全球肿瘤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盛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召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此次大会上表现亮眼,肿瘤内科、介入科多团队的多项研究成果分别入选,覆盖淋巴瘤、胆管癌、食管癌三大肿瘤领域,全方位彰显医院在肿瘤科研与临床治疗领域的国际实力,也标志着我国在相关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研究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
规范注射胰岛素 科学控糖不迷路
规范注射胰岛素 科学控糖不迷路
-
郑大三附院专科护理门诊,守护妇幼健康每一步
郑大三附院专科护理门诊,守护妇幼健康每一步
-
从“腹痛不明”到“精准治疗” 多学科团队挽救她们生命
近年来,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分院)腹盆部肿瘤疑难、少见及罕见病MDT团队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成功为多位复杂的腹盆部肿瘤患者提供了精准治疗,让他们重获健康。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蓄力中西医结合盛会,彰显骨伤科学术担当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与积极筹备,以大规模高质量投稿、134人次发言及主持的亮眼成绩,即将在中原大地发出强劲的学术声音。
-
漫漫求子路终有回响!看郑大三附院管一春团队如何用这项黑科技助她迎来新生命
对于徘徊在助孕路上的女性来说,也许这一次精准地时机调整,就能推开好孕的大门!
-
34岁女高管“爱发火” 确诊乳腺癌 这病真是气出来的?
每年的10月,被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女性健康问题~
-
早上起床发现从鼻子里吸到嘴里的痰带血丝?别急着以为是“上火”或鼻炎
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放疗科头颈肿瘤病区上演了温馨一幕:78岁的张兴福(化名)老人在家属的陪伴下,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该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吴慧(左三)手中,感谢医疗团队帮助他战胜了晚期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