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600例
-
已婚已育打HPV疫苗到底有没有用?打后还用不用做宫颈癌筛查?
11月17日是“世界消除宫颈癌行动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一科病区主任张林东接受河南健康网专访,就HPV相关误区为大家作出详细澄清和建议。
-
19岁少年肛门惊现10厘米“尾巴”,竟试图手动塞回?!
19岁的小张(化名)长期饱受一个难以启齿的困扰,每次排便肛门都会滑出一截“小尾巴”。起初,他和家人都误以为是普通痔疮,并未放在心上。随着时间推移,这块脱出的肿物日益增大,从能自行缩回发展到必须用力推挤才能勉强塞回,直至最终连手动也无力回纳。因位置私密、羞于开口,小张默默忍受着痛苦,迟迟未就医。
-
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当心,这些“表现”可能是儿童遗尿症的信号
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它是一种能够被治愈的疾病。尽早识别、科学干预、家庭支持,是帮助孩子告别尿床,自信成长的关键。
-
耳鸣只是“上火”?这位35岁女士差点错过了“救命信号”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提醒:耳鸣不是小事,它可能是身体向你发出的第一个“预警信号”。
-
流感高发季!玛巴洛沙韦用药全攻略来啦
流感又双叒来了!近期许多儿童青少年纷纷中招,高热、头痛、咳嗽、全身酸痛,别提多难受了。除了熟悉的老朋友“奥司他韦”,咱们的新朋友“玛巴洛沙韦”也引起了不少宝爸宝妈的关注。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药?几岁儿童可以用?吃药时该注意些啥?别急,药师这就带你一探究竟!
-
4个月大婴儿反复高烧,竟不是“感冒”!
孩子的健康无小事。不要让一次次被误当“感冒”的发热,成为肾功能不可逆损害的序幕。
-
“碘”到为止,认准甲状腺疾病饮食“红绿灯”
甲状腺疾病与“吃”的关联,尤其和“碘”的复杂纠葛,着实让不少人犯愁。今天送上超详细、好记又实用的饮食指南,帮大家科学管理好餐桌。
-
豫医传播周观察(第98期)
豫医传播周观察从国策览要、豫医动态、医院发展、学术技术、科普精选等方面,为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卫生健康信息,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助力健康河南建设。
-
引领麻醉大省到麻醉强省!主委单位再次花落省医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学科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引领河南从麻醉大省发展成了麻醉强省!”在11月15日举行的2025年河南省医院协会麻醉与围术期管理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一次会议暨中原麻醉与脑科学研究进展论坛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俞卫锋对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
糖尿病患者夏季如何安全运动?
夏日炎炎,一动就是一身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夏天运动成了一道“选择题”:想通过运动稳定血糖,却又担心高温引发不适甚至危险。其实,只要掌握科学方法,夏天同样是安全运动的好时节。
-
联合国糖尿病日系列活动之--职场健康加油站第三站|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病区赴开封市禹王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专场义诊活动圆满结束
11月13日,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病区在王志强主任的带领下,一行专业人员走进开封市禹王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退役老兵们举办了一场温馨而实用的专场义诊活动。
-
从经验盲探到精准导航的跨越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应用3D打印导板完成高难度麻醉穿刺
近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中心成功完成郑州院区首例“3D打印导航导板”辅助下的困难椎管内麻醉,为一名多种基础疾病的高危骨折患者保驾护航,确保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顺利实施。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该院郑州院区在精准化、个体化麻醉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
联合国糖尿病日系列活动之--“健康职场 科学控糖”大型义诊活动顺利开展
-
给孩子用奥司他韦前,请先弄清这五件事
近期流感阳性率持续上升,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不少孩子们纷纷中招。此时,医生可能会开具一种叫做“奥司他韦”的药物。它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抗流感药物,但家长们同时可能也伴随着许多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在48小时内吃?”“副作用大不大?”“症状缓解后可以停药吗?”。
-
别错过!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生育友好”惠民活动来啦
为积极建设生育友好型医院,11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推出“生育友好”系列惠民活动,为大家送上涵盖备孕、产前到产后康复的系列“暖心礼包”,携手迎接新生命的到来。